近日,人社部决定废止原劳动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已经分四批取消了211项政府相关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人社部同时取消了地方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事项。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会造成哪些影响?制度改革能否释放红利?下一步路在何方?
“技工院校毕业生大多没有学历文凭,如果没有职业资格证书,以后技校学子如何就业?学校又将如何招生?”“取消就业准入,普工、中级技师、高级技师差别性工资机制难以形成,这是否不利于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
近日,人社部废止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这意味着对没有法律依据的准入类职业,社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不得实行就业准入,不得要求劳动者持证上岗。消息甫一发布,全国各大技工院校、行业、企业纷纷抛出自己的疑问。
事实上,自2014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以来,类似的疑问一直没有停止过。
“通行证”与“等级证”之辩
林林总总的反应中,担心职业资格证书的健康发展是主流。对此,技工教育专家、深圳第二高级技校原校长黄景容给社会各界服下了一颗“定心丸”。
“人社部废止90个技术工种的准入类考试,只是废止‘通行证’的要求,有的是废止后调整为水平评价类证书。”黄景容表示。
黄景容表示,要分清准入类职业资格与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的区别。其一,所谓准入类职业资格,是指对从事一些比较复杂或特殊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犹如“通行证”。这属于劳动者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工种)的必备标准,也叫执业资格。目的是强制提高劳动者技术能力,保护用人单位利益,保护劳动者个人人身安全和国家、企业利益安全,提升职业规范水平。其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指对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职业(工种)建立的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制度。“水平评价类”犹如“等级证”。这是劳动者从事某一专业(工种)的起点标准。
黄景容还认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减少给技工院校带来了正面影响:
第一,废止“通行证”,但没废止“等级证”,因此,不影响技工院校的“双证书”制度。
第二,对职业培训有正面影响。准入类专业(工种)有的废止,有的转调为水平评价类专业(工种)后,劳动者无须取得“通行证”就可入职就业。用人单位肯定需要进行岗前技能水平类培训。不少企业缺乏规范的培训能力,于是校企合作开展就业技能类的岗前培训的需求可能增大。因此,拥有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和经验的院校在培训方面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看来技工院校真的要拼实力了!有没有证书不重要,关键看能力!”山东青岛技师学院副院长车景华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职业资格“瘦身”赢得公众点赞
1994年,我国开始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职业资格制度作为人才评价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这项制度运行20余年来,对于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促进人员合理流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地方上政策实践过程中的“走形”,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赵飞是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经纪人。自2013年进入链家公司以来,考取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证书一直是压在他心头的“巨石”。因为考证难度大,通过率很小,再加上房地产中介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赵飞根本无暇准备考试。跟很多同事一样,他并没有房地产经纪人证书。“我是‘租借’的证书,每月给证书持有者付一些租金。很多人考取了这一证书后,并没有从事房地产中介行业,而是把证书租出去赚钱。”赵飞向记者透露。
2014年8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了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其中,取消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许可和认证排在首位。“说实话,这个证书对我们的业务工作并没有很大的作用,房屋成交量多少才是衡量我们能力的标尺。”听闻这一消息,赵飞“长舒一口气”。
赵飞只是职业资格证书改革的受益者之一。随着这一改革的深入,市场上“有证不干活,干活没有证”等各种矛盾自然会迎刃而解。
今年9月19日,人社部发布《关于停止美甲师职业资格考试鉴定发证活动的通知》;两个月后,《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废止。自此,美甲师、酒店客房服务员、计算机操作工等常规工种的证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降低就业门槛,促进充分就业,准入类职业资格必须逐步减少,这应是趋势。”黄景容表示。
人社部负责人指出,下一步将更加积极地做好减少职业资格许可认定工作,今年年底前将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事项。
应完善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
事实上,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过程中,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劳动者的工种技术很厉害,他不去考证,而是直接参加企业面试。企业方非常满意,跟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高工资,这叫做服从市场技术标准。这也符合职业资格发展规律:市场职业资格标准应该先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黄景容说。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也表示:“职业资格证书真正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否能够深深植根于劳动者和企业之中。职业资格证书一方面作为提高劳动者个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工资收入的主要手段,应当受到劳动者本身的欢迎;另一方面作为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的主要手段,也应当受到企业的欢迎。政府应当在政策和利益分配上促进上述目标的实现。”
针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陈宇曾把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东方模式和西方模式。东方模式即东方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凭借国家行政权力来推行的,采取的是非竞争性行政手段。而在西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直接或间接由各个行会控制和管理,其证书能够紧密结合经济与生产的实际需要,并且能够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现在我们讨论职业资格证书问题,仍是在讨论如何处理这两种模式的关系。”陈宇表示,要在尊重东西方国家文化、历史和制度差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国情,吸收每一种模式的优点,防止或克服其弱点。这是建立和完善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原则。
对此,人社部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人社部将加强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研究,提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的思路,推进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建立并形成科学设置、规范运行、依法监管的职业资格管理体系。”在近日的全国技工院校校长研修活动中,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职业能力建设研究室主任袁良栋指出,建立和完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是清理规范国家职业资格和建立长效机制的现实需要。通过简政放权实现依法行政和释放市场活力,也是深化职业资格制度的现实需要。
“这也是适应当前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发展将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完善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将有助于建立清晰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也为各类职业人才开发、评价和使用奠定基础。”袁良栋说。
对此,袁良栋建议,一是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设置管理等法规建设。二是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三是进一步健全质量监督管理和职业资格动态调整机制。四是重点完善技能人才待遇政策等配套制度改革。
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对此,袁良栋建议,一是结合职业资格清理工作,完成职业资格科学合理分类,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进入目录清单数量;二是完善进入国家目录清单的职业的标准修订工作;三是选择条件好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分批开展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体认定试点工作,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并扩大试点。(中国劳动保障报 黄晓云)(图表数据来源:人社部官方网站 本版漫画图表小米/绘) |